GB 2760-202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综合查询--
食品添加剂查询
按食品名称查询
加工助剂查询
酶制剂查询
香精香料查询
首页 食品添加剂查询 按食品名称查询 加工助剂查询 酶制剂查询 香精香料查询
版本切换 简体中文 English    GB 2760-2014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
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高温杀菌乳和调制乳
巴氏杀菌乳
灭菌乳和高温杀菌乳
调制乳
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发酵乳
风味发酵乳
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
乳粉和奶油粉
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
炼乳及其调制产品
淡炼乳(原味)
调制炼乳(包括加糖炼乳及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调制炼乳等)
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
稀奶油
调制稀奶油
稀奶油类似品
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及干酪类似品
非熟化干酪
熟化干酪
乳清干酪
再制干酪及干酪制品
普通再制干酪
调味再制干酪
干酪类似品
乳清蛋白干酪
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食品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和风味发酵乳)
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酪蛋白粉等)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植物油脂
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
动物油脂(包括猪油、牛油、鱼油和其他动物脂肪等)
无水黄油,无水乳脂
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
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制品
黄油和浓缩黄油
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及其类似制品(如黄油和人造黄油混合品)
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制品
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
脂肪类甜品
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
冷冻饮品
冰淇淋、雪糕类
风味冰、冰棍类
食用冰
其他冷冻饮品
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
水果
新鲜水果
未经加工的鲜水果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去皮或预切的鲜水果
加工水果
冷冻水果
水果干类
醋、油或盐渍水果
水果罐头
果酱
果泥
除04.01.02.05以外的果酱(如印度酸辣酱)
蜜饯
蜜饯类、凉果类
果脯类
话化类
果糕类
装饰性果蔬
水果甜品,包括果味液体甜品
发酵的水果制品
煮熟的或油炸的水果
其他加工水果
蔬菜
新鲜蔬菜
未经加工鲜蔬菜
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
去皮、切块或切丝的蔬菜
芽菜类
加工蔬菜
冷冻蔬菜
干制蔬菜
腌渍的蔬菜
蔬菜罐头
蔬菜泥(酱),番茄沙司除外
发酵蔬菜制品
经水煮或油炸的蔬菜
其他加工蔬菜
食用菌和藻类
新鲜食用菌和藻类
未经加工鲜食用菌和藻类
经表面处理的鲜食用菌和藻类
去皮、切块或切丝的食用菌和藻类
加工食用菌和藻类
冷冻食用菌和藻类
干制食用菌和藻类
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
食用菌和藻类罐头
经水煮或油炸的藻类
其他加工食用菌和藻类
豆类制品
非发酵豆制品
豆腐类
豆干类
豆干再制品
炸制豆干
卤制豆干
熏制豆干
其他豆干
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熟制豆类
发酵豆制品
腐乳类
豆豉及其制品(包括纳豆)
其他豆制品
坚果和籽类
新鲜坚果与籽类
加工坚果与籽类
熟制坚果与籽类
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
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
坚果与籽类罐头
坚果与籽类的泥(酱),包括花生酱等
其他加工的坚果与籽类(如腌渍的果仁)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
可可制品(包括以可可为主要原料的脂、粉、浆、酱、馅等)
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除05.01.01以外的可可制品
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糖果
胶基糖果
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
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
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7.0类焙烤制品)
原粮
大米及其制品
大米
大米制品
米粉(包括汤圆粉等)
米粉制品
小麦粉及其制品
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
专用小麦粉(如自发粉、饺子粉等)
小麦粉制品
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
生干面制品
发酵面制品
油炸面制品
其他小麦粉制品(如面筋等)
杂粮粉及其制品
杂粮粉
杂粮制品
杂粮罐头
其他杂粮制品
淀粉及淀粉类制品
食用淀粉
淀粉制品
粉丝、粉条
虾味片
藕粉
粉圆
其他淀粉制品(如凉粉等)
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
方便米面制品
冷冻米面制品
谷类和淀粉类甜品(如米布丁、木薯布丁)
粮食制品馅料
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
其他粮食制品
焙烤食品
面包
糕点
中式糕点(月饼除外)
西式糕点
月饼
糕点上彩装
饼干
夹心及装饰类饼干
威化饼干
蛋卷
其他饼干
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
其他焙烤食品
肉及肉制品
生、鲜肉
生鲜肉
冷却肉、冰鲜肉
冻肉
预制肉制品
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
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
肉丸类
其他预制肉制品
熟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类
白煮肉类
酱卤肉类
糟肉类
熏、烧、烤肉类(熏肉、叉烧肉、烤鸭、肉脯等)
油炸肉类
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
肉灌肠类
发酵肉制品类
熟肉干制品
肉松类
肉干类
肉罐头类
其他熟肉制品
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
水产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
鲜水产
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
冷冻水产品
冷冻挂浆制品
冷冻水产糜及其制品(包括冷冻丸类产品等)
预制水产品(半成品)
醋渍或肉冻状水产品
腌制水产品
鱼子制品
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
其他预制水产品(如鱼肉饺皮)
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
熟干水产品
经烹调或油炸的水产品
熏、烤水产品
发酵水产品
鱼肉灌肠类
水产品罐头
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
蛋及蛋制品
鲜蛋
再制蛋(不改变物理性状)
卤蛋
糟蛋
皮蛋
咸蛋
其他再制蛋
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
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
热凝固蛋制品(如蛋黄酪、皮蛋肠)
蛋液与液态蛋
其他蛋制品
甜味料,包括蜂蜜
食糖
白砂糖及白砂糖制品、绵白糖、红糖、冰片糖
赤砂糖、原糖、其他糖和糖浆
淀粉糖(食用葡萄糖、低聚异麦芽糖、果葡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
蜂蜜及花粉
蜂蜜
花粉
餐桌甜味料
调味糖浆
水果调味糖浆
其他调味糖浆
其他甜味料
调味品
盐及代盐制品
鲜味剂和助鲜剂
食醋
酱油
酿造酱
料酒及制品
香辛料类
香辛料及粉
香辛料油
香辛料酱(如芥末酱、青芥酱)
其他香辛料加工品
复合调味料
固体复合调味料
固体汤料
鸡精、鸡粉
其他固体复合调味料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蛋黄酱、沙拉酱
调味酱
其他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液体复合调味料
浓缩汤
肉汤、骨汤
调味汁
蚝油、虾油、鱼露等
其他液体复合调味料
其他调味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
婴幼儿配方食品
婴儿配方食品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辅助食品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饮料类
包装饮用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
饮用纯净水
其他类饮用水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
果蔬汁(浆)
浓缩果蔬汁(浆)
果蔬汁(浆)类饮料
蛋白饮料
含乳饮料
发酵型含乳饮料
配制型含乳饮料
乳酸菌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
复合蛋白饮料
其他蛋白饮料
碳酸饮料
可乐型碳酸饮料
其他型碳酸饮料
茶、咖啡、植物(类)饮料
茶(类)饮料
咖啡(类)饮料
植物饮料
固体饮料
蛋白固体饮料
含乳蛋白固体饮料
发酵型含乳蛋白固体饮料
配制型含乳蛋白固体饮料
乳酸菌含乳蛋白固体饮料
植物蛋白固体饮料
复合蛋白固体饮料
其他蛋白固体饮料
速溶咖啡
其他固体饮料
果蔬粉
果蔬固体饮料
茶类固体饮料
植物固体饮料
风味固体饮料
果味风味固体饮料
特殊用途固体饮料
固体碳酸饮料
可乐型固体碳酸饮料
其他型固体碳酸饮料
咖啡固体饮料(速溶咖啡除外)
除上述之外的其他固体饮料
特殊用途饮料
风味饮料
其他类饮料
酒类
蒸馏酒
白酒
调香蒸馏酒
白兰地
威士忌
伏特加
朗姆酒
其他蒸馏酒
配制酒
发酵酒
葡萄酒
无汽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
调香葡萄酒
特种葡萄酒(按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入白兰地,浓缩葡萄汁等)
黄酒
果酒
蜂蜜酒
啤酒和麦芽饮料
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
其他类(01.0~15.0类除外)
果冻
茶叶、咖啡和茶制品
茶叶、咖啡
茶制品(包括调味茶和代用茶)
胶原蛋白肠衣
酵母及酵母类制品
干酵母
其他酵母及酵母类制品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16.04除外)
膨化食品
其他
当前位置:可乐型固体碳酸饮料
食品分类号14.06.04.07.01
食品名称 可乐型固体碳酸饮料
说明 本食品分类并非GB 2760标准附录E所列,是基于相应的液体饮料中“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的备注而设立的虚拟分类。因此,将相应液体饮料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按照备注要求赋予给此固体饮料类别。
可乐型固体碳酸饮料 上级允许使用的添加剂
添加剂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CNS INS 备注
上级分类 14.06.04 - 其他固体饮料 赋予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可得然胶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42 424
上级分类 14.06 - 固体饮料 赋予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爱德万甜(又名N-{N-[3-(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基]-L-α-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 甜味剂 0.004 19.026 969
茶黄素 抗氧化剂 0.8 04.023
二氧化硅 抗结剂 15.0 02.004 551
二氧化钛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011 171
硅酸钙 抗结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2.009 552
红曲黄色素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52
红曲米,红曲红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19,08.120
琥珀酸单甘油酯 乳化剂 20.0 10.038 472g 按稀释10倍计算
己二酸 酸度调节剂 0.01 01.109 355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09 150d
亮蓝及其铝色淀(包括亮蓝,亮蓝铝色淀) 着色剂 0.2 08.007 133 以亮蓝计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增稠剂 0.5 20.017 1413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包括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 着色剂 0.6 08.006 110 以日落黄计
乳酸钙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乳化剂、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21.6 01.310 327
司盘类[包括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又名司盘20),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又名司盘4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又名司盘6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又名司盘65),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名司盘80)] 乳化剂 3.0 10.024,10.008,10.003,10.004,10.005 493,495,491,492,494
碳酸镁(包括轻质碳酸镁,重质碳酸镁) 面粉处理剂、膨松剂、稳定剂、抗结剂 10.0 13.005 504(i)
苋菜红及其铝色淀(包括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 着色剂 0.05 08.001 123 以苋菜红计,最大使用量为按稀释倍数稀释后液体中的量
栀子黄 着色剂 1.5 08.112 164
栀子蓝 着色剂 0.5 08.123 165
上级分类 14.0 - 饮料类 赋予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β-阿朴-8’-胡萝卜素醛 着色剂 0.010 08.018 160e 以β-阿朴-8’-胡萝卜素醛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防腐剂 0.20 17.038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阿力甜(又名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 甜味剂 0.1 19.013 956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安赛蜜(又名乙酰磺胺酸钾) 甜味剂 0.3 19.011 950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若食品类别中同时允许使用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最大使用量乘以0.44可以转换为安赛蜜的用量),当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
刺云实胶 增稠剂 2.5 20.041 417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淀粉磷酸酯钠(又名淀粉磷酸酯,磷酸酯淀粉,单淀粉磷酸酯)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13 1410
二氧化碳 防腐剂、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7.014 290
番茄红 着色剂 0.006 08.150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番茄红素 着色剂 0.015 08.017 160d(i),160d(iii) 以纯番茄红素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富马酸一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11 365
甘草酸盐(包括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甘草酸三钾) 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12,19.010,19.025 958
海藻酸丙二醇酯 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 0.3 20.010 405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姜黄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02 100(ii)
聚甘油脂肪酸酯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抗结剂 10.0 10.022 475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聚葡萄糖 增稠剂、膨松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22 1200
可溶性大豆多糖 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 10.0 20.044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磷酸及磷酸盐[包括磷酸,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多聚磷酸钠(包括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四钾,焦磷酸一氢三钠,聚偏磷酸钾,酸式焦磷酸钙] 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 5.0 01.106,15.008,15.004,15.007,15.010,06.008,15.009,06.006,02.003,01.308,15.001,15.002,15.003,15.005,15.006,15.017,15.013,15.015,15.016 338,450(i),450(iii),341(i),340(i),342(ii),340(ii),341(ii),341(iii),340(iii),339(iii),452(i),451(i),339(i),339(ii),450(v),450(ii),452(ii),450(vii) 不包括”湿法“工艺制得的磷酸。
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液 甜味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乳化剂、膨松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05,19.022 965(i),965(ii)
柠檬黄及其铝色淀(包括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 着色剂 0.1 08.005 102 以柠檬黄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葡萄皮红 着色剂 2.5 08.135 163(ii)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乳酸链球菌素 防腐剂 0.2 17.019 234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 甜味剂 0.25 19.016 955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山梨酸及其钾盐(包括山梨酸,山梨酸钾) 防腐剂、抗氧化剂 0.5 17.003,17.004 200,202 以山梨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山梨糖醇,山梨糖醇液 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06,19.023 420(i),420(ii)
索马甜 甜味剂 0.025 19.020 957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 甜味剂 0.68 19.021 962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添加该添加剂的食品应标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含苯丙氨酸)”。若食品类别中同时允许使用阿斯巴甜或安赛蜜,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最大使用量乘以0.64可以转换为阿斯巴甜的用量,最大使用量乘以0.44可以转换为安赛蜜的用量)。
甜菊糖苷 甜味剂 0.2 19.008 960a 以甜菊醇当量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可以单独或与甜菊糖苷(酶转化法)混合使用。2024年03月13日由关于石斛原球茎等2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2号)增补
甜蜜素(又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甜味剂 0.65 19.002,19.024 952(iv),952(ii) 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辛,癸酸甘油酯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18
亚麻籽胶(又名富兰克胶) 增稠剂 5.0 20.020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胭脂虫红及其铝色淀(包括胭脂虫红,胭脂虫红铝色淀) 着色剂 0.6 08.145 120 以胭脂红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胭脂树橙(又名红木素,降红木素) 着色剂 0.6 08.144 160b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杨梅红 着色剂 0.1 08.149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叶黄素 着色剂 0.05 08.146 161b(i)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 着色剂 0.5 08.009,08.155 141(ii) 仅限使用叶绿素铜钠盐,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稳定剂、凝固剂、抗氧化剂、防腐剂 0.03 18.005 386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异构化乳糖 其他 1.5 00.003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异麦芽酮糖 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03
诱惑红及其铝色淀(包括诱惑红,诱惑红铝色淀) 着色剂 0.1 08.012 129 以诱惑红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皂荚糖胶 增稠剂 4.0 20.029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蔗糖脂肪酸酯 乳化剂 1.5 10.001 473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可乐型固体碳酸饮料 本级及其上级允许相关固体饮料使用的添加剂
添加剂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CNS INS 备注
上级分类 14.04 - 碳酸饮料 赋予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dl-酒石酸 酸度调节剂 5.0 01.111,01.313 334,— 以酒石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β-胡萝卜素 着色剂 2.0 08.010 160a(i),160a(iii),160a(iv)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β-环状糊精 增稠剂、其他 0.5 20.024 459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阿斯巴甜(又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甜味剂 0.6 19.004 951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添加该添加剂的食品应标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含苯丙氨酸)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若食品类别中同时允许使用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最大使用量乘以0.64可以转换为阿斯巴甜的用量),当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阿斯巴甜的最大使用量。
苯甲酸及其钠盐(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 防腐剂 0.2 17.001,17.002 210,211 以苯甲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赤藓红及其铝色淀(包括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 着色剂 0.05 08.003 127 以赤藓红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靛蓝及其铝色淀(包括靛蓝,靛蓝铝色淀) 着色剂 0.1 08.008 132 以靛蓝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 防腐剂 0.2 17.032,17.007,17.036 219,214,215 以对羟基苯甲酸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二甲基二碳酸盐(又名维果灵) 防腐剂 0.25 17.033 242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富马酸 酸度调节剂 0.3 01.110 297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黑加仑红 着色剂 0.3 08.122 163(iii)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红花黄 着色剂 0.2 08.103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花生衣红 着色剂 0.1 08.134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姜黄素 着色剂 0.01 08.132 100(i)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金樱子棕 着色剂 1.0 08.131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可可壳色 着色剂 2.0 08.118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纽甜(又名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 甜味剂 0.033 19.019 961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简称“DATEM”) 乳化剂、增稠剂 5.0 10.010 472e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天然苋菜红 着色剂 0.25 08.130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新红及其铝色淀(包括新红,新红铝色淀) 着色剂 0.05 08.004 以新红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胭脂红及其铝色淀(包括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 着色剂 0.05 08.002 124 以胭脂红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液体二氧化碳(煤气化法) 防腐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7.034 相应的固体饮料也可使用
皂树皮提取物 乳化剂 0.05 10.042 999 以皂素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紫胶红(又名虫胶红) 着色剂 0.5 08.104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上级分类 14.0 - 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14.02.01果蔬汁(浆)、14.02.02浓缩果蔬汁(浆)、14.06固体饮料除外] 赋予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吐温类[包括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又名吐温2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又名吐温4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又名吐温60),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名吐温80)] 乳化剂、稳定剂 0.5 10.025,10.026,10.015,10.016 432,434,435,433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对照A.2表,可以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 功能 最大使用量(g/kg) CNS INS 备注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 增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04 635
5’-肌苷酸二钠 增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03 631
5’-鸟苷酸二钠 增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02 627
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包括D-异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 抗氧化剂、护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4.004,04.018 315,316
DL-苹果酸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9 296
DL-苹果酸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14 350(ii)
L-苹果酸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104
L-苹果酸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15
α-环状糊精 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8.011 457
γ-环状糊精 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8.012 458
阿拉伯胶 增稠剂、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8 414
半乳甘露聚糖 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0.014
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112
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107 260
赤藓糖醇 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18 968 添加剂赤藓糖醇的生产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Trichosporonides megachiliensis和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醋酸酯淀粉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9 1420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乳化剂、被膜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06 471
改性大豆磷脂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19
甘油(又名丙三醇) 水分保持剂、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14 422
柑橘黄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43
高粱红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15
谷氨酸钠 增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01 621
瓜尔胶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25 412
果胶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6 440
海藻酸钾(又名褐藻酸钾)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5 402
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 增稠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4 401
槐豆胶(又名刺槐豆胶)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23 410
黄原胶(又名汉生胶) 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9 415
甲基纤维素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43 461
结冷胶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27 418
聚丙烯酸钠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6
卡拉胶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7 407
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 面粉处理剂、抗氧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4.014 300
抗坏血酸钙 抗氧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4.009 302
抗坏血酸钠 抗氧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4.015 301
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 乳化剂、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02
磷酸酯双淀粉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4 1412
磷脂 抗氧化剂、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4.010 322
罗汉果甜苷 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15
氯化钾 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0.008 508 自然来源类饮用水不能使用
酶解大豆磷脂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40
明胶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2 428
木糖醇 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07 967
柠檬酸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101 330
柠檬酸钾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4 332(ii)
柠檬酸钠 酸度调节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3 331(iii)
柠檬酸一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6 331(i)
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32 472c
葡萄糖酸-δ-内酯 稳定和凝固剂、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8.007 575
葡萄糖酸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12 576
羟丙基淀粉 增稠剂、膨松剂、乳化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14 1440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16 144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简称“HPMC”)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28 464
琼脂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1 406
乳酸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102 270
乳酸钾 水分保持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11 326
乳酸钠 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膨松剂、增稠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12 325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31 472b
乳糖醇(又名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甜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014 966
酸处理淀粉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2 1401
羧甲基纤维素钠 增稠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03 466
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 膨松剂、面粉处理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006 170(i)
碳酸钾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1 501(i)
碳酸钠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2 500(i)
碳酸氢铵 膨松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6.002 503(ii)
碳酸氢钾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1.307 501(ii)
碳酸氢钠 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6.001 500(ii)
天然胡萝卜素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47 160a(ii)
甜菜红 着色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101 162
微晶纤维素 抗结剂、增稠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2.005 460(i)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乳化剂,其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30 1450
氧化淀粉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0 1404
氧化羟丙基淀粉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3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乳化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027 472a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15 1414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增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031 1422
回到顶部